在 finder 內按下組合鍵 command + K
完成連接後如需在 terminal 使用呢 ?
其實不難,下個 mount 指令就會發現在 /Volumes 裡
如我的共享目錄為 Share_space ,就下
在 finder 內按下組合鍵 command + K
完成連接後如需在 terminal 使用呢 ?
其實不難,下個 mount 指令就會發現在 /Volumes 裡
如我的共享目錄為 Share_space ,就下
今天PVE突然中邪,應該說是google 突然中邪,在沒有設定任而smtp 的PVE只會從localhost 發送mail
一直以來google 都是直接spam 掉,所以一直都沒有注意queue 在 postfix 裡
今天突然收到了 9萬多封 PVE 發出來的信,一看原來 crontab 裡的rsycn 每5分鐘就發一封
先解了發了MAIL的問題,但還是一直零零星星一直收到MAIL,但發現是舊MAIL
收了一下封包,發現中了gmail 的 limit rate ,那就肯定還 queue 在 Server 裡
查了一下怎麼檢視跟刪除,簡單記錄一下
一下子噴太多可以加個 | less
請注意都沒有需要保留的MAIL
update 20190627
實際所在目錄
cd /var/spool/postfix/maildrop
ls | wc -l
2038857
google 到可以直接用 rm -rf * 解決
但直接用 rm 可能會因為數量太多,導至出錯,這跟bash 解通配符有關
rm -rf *
bash: /bin/rm: Argument list too long
可以用上面做法刪除,或xargs 套接,每次處理10個 ,不過和 postsuper -d ALL 一樣,都要蠻久的
ls | xargs -n 10 rm -rf
查看MAIL 內容
postcat -vq Mail_ID
在crontab 裡所執行的內容如果有輸出內容,預設就會發送到使用者的MAIL
通常mail 不能對外只會queue 在/var/spool 裡,一但server 可以外寄郵件時就會送
google 了幾個方法
環境: Sury packages on debian 9
發生原因為 https://packages.sury.org/ 的 apt.gpg 於 18-Mar-2019 更新
解決方法
再重新執行
最新想來把服役多年的ASUS N16 換掉,雖然他還是很猛,但沒有5G 有點慘
第一個想到是 MikroTik 查了一下淘寶,鎖定型號 RBD52G-5HacD2HnD-TC hAP ac2
只差一步就下訂了,買不下手啊....
但是後來又想想,就只是家用,又在社區網路內連開port 都只能開一個
好像不需這麼高規,要價 2500,還沒算運費
改找消費級機種,那就要找一台C/P值最高的了,當然要先來了解一台802.11ac 的規格
找了一下市場價格,看起來AC2600 以上就不符合我理想中的C/P值了,最便宜的TOTOLINK 就要 2900 了,我的評估重點為:
最後挑了 TP-Link Archer C7 ,規格 AC1750,雖然老機型了,但己經夠我用了,購入價 1750,預計下次換機又要 5年+
包含Linux base, macOS , pfsense , FreeBSD … 等等
手上的 PVE 環境也是輕鬆安裝,多數linux base 跑這行就完成了,其他說明請見 官方手冊
關閉health check and mail alert
因為我只需要臨時檢視,其他相關的健康指標由 Zabbix 完成
vim /etc/netdata/netdata.conf
需求:在 mysqldump databases 的備份檔分割出單一 table dump file
mysqldump 時的環境參數至少需有
add-drop-table TRUE
lock-tables TRUE
使用sed 分表
線上環境範例
實測環境: centos6.9 , mysql5.5
分表:
還原:
一行:
2021-09-30
想開車不用自己造輪子-> github
一般 statement 格式,可能會狂噴,加個less
Row 格式
常用參數
其他參數請見 官方說明
動作觸發 : 結束目前的binlog , 產生新的binlog , 檢查過期binlog並刪除
指定刪除某個時間以前的 binary log 檔案
指定刪除某個檔案流水號以前的 binary log 檔案
直接去刪binlog 檔,再把 binlog.index 裡面的記錄刪除,但是官方不建議這麼做
Open PowerShell as Administrator and run:
system will reboot and enable feature
install debian here
run linxu => Win+R -> bash